
志愿者在社区宣讲网络安全知识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做户外寻宝游戏

“绿色上网,健康成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合影
在数字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恰逢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切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助力构建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4月19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在鼓楼区蓝天园社区成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 “绿色上网,健康成长”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从上午10:30 持续至下午16:30,吸引了社区众多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通过丰富多元的互动环节,积极传递“合理上网、安全成长”的核心理念。
活动伊始,主持人通过开场致辞深刻阐明了活动背景: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青少年过度沉迷电子设备的现象愈发普遍且严峻,此类行为不仅严重侵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正常学习生活,更可能因其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在不经意间泄露关键个人信息,进而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本次活动的开展,旨在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知识优势,搭建起“学生-社区-家庭”三方协同联动的平台,全方位助力青少年清晰认知网络沉迷的危害本质,显著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国家安全教育深度融合网络安全视角,在青少年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知识讲座环节,志愿者结合真实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沉迷网络对青少年身心造成的多维度危害,涵盖从生理疲劳、视力衰退至社交障碍、学习动力匮乏等多个层面。更为关键的是,志愿者们重点阐述了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紧密且不可分割的关联,系统普及网络诈骗、信息泄露、恶意软件等常见网络安全威胁相关知识,并向青少年传授诸如“制定时间规划表”“积极培养线下多元兴趣”“坚决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强烈呼吁青少年群体“放下手机,全身心拥抱真实世界;时刻警惕网络潜在陷阱,携手共筑坚固安全防线”。
为切实提升活动趣味性,志愿者积极组织小朋友们共同开展眼保健操活动,使小朋友们得以深度融入活动进程之中,亲身体验互动乐趣。
最受期待的“现实寻宝大作战”中,青少年主动寄存手机,依据诸如“比5号篮球架低1米处”“藏在三棵樱花树围成的三角形中心”等别具趣味性的线索,在社区范围内踊跃展开探索行动。该活动巧妙融合户外实践与脱离电子设备的元素,孩子们在奔跑解谜的欢快过程中充分感受现实世界的无限魅力,活动现场洋溢着欢快且热烈的欢声笑语,气氛活跃而有序。
活动渐进尾声,志愿者们依据青少年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为表现优异者颁发“网络安全小卫士”证书,全体参与者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共同庄严宣誓“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切实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努力争做网络文明先锋使者”,并集体合影留念,定格这极具纪念意义的美好瞬间。为确保活动成效能够得以长效延续,主办方积极行动,精心建立 “阳光成长”微信群,旨在为青少年提供持续且专业的心理咨询与上网指导服务,并周密规划于两周后开展线上回访工作,精准追踪青少年执行规划表的实际情况,全方位保障活动效果的稳固与深化。
据悉,本次活动招募了2023、2024 级共10名志愿者,经过前期培训后分工协作,圆满完成签到引导、物资保障、流程主持等工作。志愿者表示:“看到孩子们在寻宝时的专注与投入,以及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积极学习,深刻体会到活动的意义 —— 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脱离手机的快乐,在学习中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是引导他们健康上网、安全成长的重要一步。”